采取一系列措施保障儿科医生有效存留、有效培训、有效为病人提供服务。
为更好支撑网络安全教育技术产业融合发展,《条例》特别明确了一系列措施,从支持建设国家一流网络安全学院,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安排网络安全专项资金,扶持重点网络安全技术产业和项目,再到省人民政府设立的互联网产业发展基金,应当按照一定比例支持网络安全建设运营,以法规条文形式,把河南推动网络安全事业发展的经验做法予以固化,对河南深入推进网络强省、数字河南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比如界定了重要信息系统的基本范畴和部门职责,明确了建立重要信息系统网络安全信息共享机制、网络安全监测预警机制,为不同主体设置保障义务等。
省人大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新民介绍,在历时1年的立法调研过程中,省内各地各单位、广大网民普遍反映,当前我省网络安全职能部门管理边界、权限不够清晰,行业主管部门责任不够明确,网络安全人财物保障不足,网络乱象、网络攻击时有发生,亟须通过立法理顺监督管理体制,明确各方责任,完善监管措施,促进网络安全健康发展。省委网信办联合省教育厅、郑州市人民政府、信息工程大学,每年举办一届强网杯全国网络安全挑战赛,吸引了除港澳台外31个省(区、市)的高校、企业、机构等团队参赛,为国家和我省发现、锻炼、延揽储备了一大批网络安全特殊人才。近年来,我省加快推进网络安全教育技术产业融合发展,全省网络安全核心产业及关联产业规模超200亿元,集聚起信息工程大学、国家超级计算郑州中心、嵩山实验室等一批网络安全领域的科研院所,360、天融信、浪潮、启明星辰等知名网络安全企业纷纷落户河南,一批重大项目相继签约建设。怎么保?王玉辉介绍,《条例》细化了不同主体网络数据处理和个人信息收集利用的规则,划定了各个主体的行为底线,提高了法规的确定性和可预期性。省委网信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条例》明确了规则、划出了底线,涉及面广、内容丰富,构建起相对完整的网络安全建设法治体系,从制度层面为河南网络强省建设立柱架梁,为推动网络强国建设作出河南贡献。
保什么?《条例》结合河南实际,立足人民立场,除对网民在网络活动中的权利和义务进行了明确之外,还对国家法未涉及的各部门在实际工作中所面临的重要信息系统安全保障做出系统规定。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加快推进我省十大战略中数字化转型战略的实施,稳步提升依法治网水平,不断筑牢全省网络安全防线,助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河南实践,《河南省网络安全条例》应运而立。(受访者供图)《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发展,大力发展线上科普。
目前,一些科技工作者仍存在一定认识误区,认为科普是小儿科,对参与科普活动有较多顾虑,也欠缺以通俗易懂视听语言表达的能力。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凯先指出,科学家要让社会公众更加理解和支持科学,肩负着向社会更好传播科学知识的责任。如有科普博主发布高铁上的蚊子为何不会被甩到车尾的短视频,其结论被物理学专家打脸。此外,互联网中不乏打着科学旗号的虚假信息,一些受过严格学术训练的专业人士通过鞭辟入里的讲解,引导公众去伪存真,真实了解前沿新知,因而备受欢迎。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刘昶表示,作为移动互联网的原住民,青少年通过加深对非体系化知识的理解,也有效提升了线下深度学习的意愿。《2022抖音知识数据报告》显示,抖音知识类内容呈持续增长态势,知识类作品发布数量增长35.4%。
科普网红吴於人正在拍摄科普实验视频。科普网红吸引百万粉丝手握一根塑料管,轻松地驱赶一束塑料丝,塑料丝神奇地飘浮起来,如同一只章鱼在空中游走。随着中国接受高等教育群体迅速增加,在90后00后集聚的社交媒体上,知识需求带动一大波新流量。此外,有专家指出,科普短视频作为一种知识快餐,无法取代系统化的专业学习。
同济大学退休教授、在抖音拥有逾470万粉丝的科普网红吴於人说:我们和科学打一辈子交道了,有责任让孩子们感受到科学的趣味,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创造力。还有科普视频作者假冒专家贩卖焦虑,甚至推销劣质产品。要像聊天一样传播知识,讲的内容要使对方产生兴趣、听得下去。——网络教育和信息打假等需求激增。
科普网红王印(中)与孩子们一起用塑料瓶制作火箭。把科学知识巧妙融入好玩的段子里更易被人们接受。
(受访者供图)商品名叫七彩神仙,正式名叫盘丽鱼属,长得跟个盘子似的……这条幽默的生物鉴定视频播放量超460万,制作者为B站的无穷小亮的科普日常。而时下,不少短视频平台推出的科普网红,不以貌取胜、以传播知识为目的,也同样吸引大量粉丝。
受访专家表示,科普工作是科学家的社会责任之一。许多科普作者善于捕捉社会热点,在回应公众关切同时提炼科学知识,创作视角也较为平民化。为什么年轻人爱上用B站学习的话题,一度引发热烈讨论。——科学素养提高、受众群体增加。作为科普网红,唐守平在抖音平台拥有近百万粉丝,先后发布300多个科普视频,多条短视频播放量达2000多万次。应更好促进线上科普与线下专业教学的有机结合,让年轻观众不仅喜爱科普网红,更因此爱上科学,进而充满热情投身科技创新。
助力科学家承担新时代社会责任高质量科普有助于培育科技创新人才。相关职能部门也应定期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治理伪科学乱象。
截至2022年10月,抖音万粉知识创作者数量超50万,同比增长69.6%,其中科普类创作者数量增长达80.4%,认证的教授数量有近400位,涵盖医学、物理学、经济学等多个领域。新华社南京5月31日电题:透视科普网红现象:教授、院士纷纷破圈,吸引百万粉丝……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何磊静、古一平用大铁锅演示中国天眼原理、带孩子们用塑料瓶造火箭冲上百米高空……近年来,越来越多科普短视频成为网络爆款,不少专家、教授、院士拥有百万粉丝,高端、艰深的科学知识以通俗、有趣的面貌进入公众视野。
他们的视频不仅点击量高,且与网民互动热烈,常常引来大量点赞、留言,评论区里更有很多人在不停地刨根问底。——内容创新是核心竞争力。
同时,短视频平台可通过技术手段帮助受众区分科普价值,精准推送给有需求的用户,让科普内容更易被广泛接受南水北调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南水北调集团高度重视东线调水工作,加强调水协调督导,解决制约调水关键问题。助力京杭大运河2023年全线水流贯通——补水1.45亿立方米,是2023年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的最大补水水源。南水北调东线2022年至2023年度苏鲁省界调水,是东线自2013年正式通水以来的第十个调水年度,工程累计抽调江水量416亿立方米,使沿线25个大中城市、8359万人受益,在优化水资源配置、保障群众饮水安全、复苏河湖生态环境、畅通南北经济循环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南水北调东线北延应急供水工程31日20时完成2022年至2023年度调水任务,共向黄河以北调水2.77亿立方米。强化安全运行管理,加密工程巡查管护,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工程安全、供水安全、水质安全。
南水北调东线调水有效缓解了北方受水区水资源短缺状况,为2023年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补水提供了主力水源,产生了较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调水量大——仅向冀津调水即达2.38亿立方米,创该工程历次调水量之最。
调水时间长——不间断调度运行174天、创造了该工程调水时间最长纪录。新华社北京5月31日电(记者刘诗平)记者从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有限公司获悉,南水北调东线2022年至2023年度苏鲁省界调水于5月29日结束,共向山东省调水8.5亿立方米。
加强受水区用水需求沟通协调,督促细化优化工程运行调度。南水北调东线北延工程2022年至2023年度调水,是该工程试通水以来开展的第四次调水。与往年相比,本年度调水启动时间早——2022年12月9日启动,开启了该工程冰期输水的先河6时42分,身着飞天服的景海鹏、朱杨柱和桂海潮迈着稳健的步伐依次从问天阁会见厅南门走出,欢送人员的鼓掌声、欢呼声霎时间升腾。
走在第二位的是朱杨柱。5月30日清晨,甘肃酒泉,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乘组出征仪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圆梦园广场举行,出征仪式结束后,航天员景海鹏向地面工作人员挥手告别。
看着眼前的热闹,他的思绪回到了20年前杨利伟出征的情景:一样的早晨、一样的欢腾、一样的激动万分。总指挥长同志,我们奉命执行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准备完毕,是否出征,请指示。
在十几公里外的92号测控区,东风测控站负责人罗嘉宇正组织开展航天员进舱后话音检查、复检系统工作参数和设备运行状态检查,做好遥测和雷达设备的信号接收准备。走在最前面的景海鹏,身上有着航天老将独有的淡定。